雅马哈对发动机的执着,铸就了“创核科技”的十年!

   2025-08-24 摩托车杂志3010
核心提示:一台发动机的革新,承载着一家企业跨越半个世纪的技术积淀,更开启了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新时代。2025年,雅马哈迎来创立70周年的重

一台发动机的革新,承载着一家企业跨越半个世纪的技术积淀,更开启了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新时代。2025年,雅马哈迎来创立7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全球范围内,从Hi-Fi音响到摩托车领域,雅马哈以多样的方式展现着其深厚技术底蕴。在摩托车领域的众多技术成就中,“创核科技”发动机平台作为雅马哈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重要布局,不仅代表了动力系统的革新突破,更成为雅马哈70年工程智慧的集中体现。

雅马哈的技术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跨领域创新的传奇。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融合能力,为创核科技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当其他企业专注于单一领域时,雅马哈已经将乐器制造中获得的精密工艺,音响设备中培养的电子控制技术以及长期积累的动力系统经验融会贯通,为“创核科技”平台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4年前后,中国摩托车市场面临国三国四排放标准的升级节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同时,消费者对踏板车的需求也从简单的代步工具转向更高性能、更时尚设计的车型。面对这一市场变化,雅马哈将“创核科技”技术引入到国内,希望在小排量领域重新夺回领导地位。

“创核科技”的诸多核心技术来自雅马哈赛事等高性能车款上下放而来,通过三大技术革新,让小排量发动机在不损失动力的情况下更省油、更安静、更平稳。首先雅马哈工程师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实现了更充分的油气混合与更完整的燃烧过程,提高压缩比。核心改进包括采用特殊形状的进气道设计,强化燃烧室内纵向涡流表现,同时通过精密的进排气系统调校,燃油利用率大幅提高,显著降低油耗和排放。

提升燃烧效率的同时还要减少损耗,雅马哈的工程师对发动机内部运动部件进行了全面轻量化设计,减少摩擦损耗成为关键技术突破点。通过采用低张力活塞环,缸体采用了和MotoGP同等级的赛车级DiASil铝硅合金材料,滚轮摇臂和偏置汽缸设计,优化曲轴配重以及精密加工技术,让发动机内部阻力显著降低,使更多能量转化为有效输出功率,将摩擦损耗降至最低。

最后针对小排量发动机常见的散热问题,雅马哈工程师重新设计了冷却通道,优化了散热片布局,并在活塞背面喷油,使活塞冷却更高效,提高了冷却效率。这一改进使发动机即使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也能保持稳定性能,大大延长了发动机寿命。

通过优化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自身损耗和提升冷却效率让小排量发动机顺应环保需求的同时,也能保证动力的输出和长效运行。2016年9月,首款搭载“创核科技”的产品巧格i发布,让雅马哈迅速成为125实用踏板车领域的王者,时至今日,你依旧能在大街上看到包括巧格i在内的雅马哈“创核科技”产品,9年的畅销足以证明“创核科技”的价值。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2025年,雅马哈推出了“创核科技Hybrid”将轻混动技术加入其中,并导入了SMGS智能启动系统和ASST动力辅助系统,加入了启停和起步电力辅助功能,并优化传动效率和曲轴、电机重量,让这发动机的油耗进一步降低,优化发动机运行质感。2025年2月推出了首款搭载“创核科技Hybrid”的兴鹰125,开启了“创核科技”的新篇章。

虽然“创核科技”并不是专为国内市场开发的技术,但这项技术却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从2016年的巧格i,再到如今的兴鹰,接近十年的产品周期在国内市场已经算长寿了。你可以吐槽雅马哈的产品功能配置落后同级别,但雅马哈的“创核科技”发动机却是同级别中第一梯队的存在。

就技术本身而言,“创核科技”将近十年进化,本质是对机械效率的极致追求。从初代DiASil气缸的铸造革命,到混动技术的机电耦合,始终以“简化机械损耗”为核心逻辑。在混动浪潮中摒弃复杂构型,最终实现实用主义胜利。“创核科技”早已超越单一平台,成为内燃机高效化时代的鲜活注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 qqmtc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2090350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