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摩托  MotoGP  电动车  宗申  摩托车  价格  力帆  铃木  本田  踏板 

欲引领技术方向,FIM GP 世界锦标赛从 1949 到 2027 规则的演变

   日期:2024-05-23     来源:群策网    浏览:423    评论:0    
核心提示:欲要继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FIM GP 世界锦标赛 1949 - 2027 的规则演变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高性能摩托车之模样,其主要组件的

欲要继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FIM GP 世界锦标赛 1949 - 2027 的规则演变 —— 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高性能摩托车之模样,其主要组件的最初形态和设计都来自于 GP/赛车。

五月 6 日的时候,FIM GP 世界锦标赛(FIM Grand Prix World Championship)赛事委员会宣布、他们批准了将在 2027 赛季引入的新技术规则大纲。这一决定,由包括 FIM 国际摩联、IRTA 国际车队联盟、MSMA 制造商联盟和 Dorna 公司等相关业者在内的代表共同作出。

已经确认的这份 2027 新规则主要针对最高级别的 MotoGP,变化的要点如下:

1、最大排气量限制将从现在的 1000 cc 下降至 850 cc 以下,发动机的基础型式将限定为四冲程、四气缸,气缸的最大缸径,从现在的 81 mm 下降至 75 mm;

2、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可改变骑行高度的装置,包括仅为比赛开始时而激活的悬挂下压系统;同时,对 AERO 空气动力学组件作出更多的限制;

3、从 2027 赛季开始,将执行 100% 非石化燃料(生物燃料)的规则。

之所以说、当前大家所能够看得到的高性能摩托车(这里单指高性能的车型,非高性能的车型例外)之模样,其主要组件的最初形态和设计都是来自于 GP/赛车领域,核心原因如下:

1、衡量发动机的性能、焦点有二:首先是这副机器最高的极限性能数值,其二就是维持这个极限性能数值的可持续时间。虽然台架测试能够提供一定的依据,但那毕竟只是实验室数据,实战应用、显然仍是目前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 毕竟自己单独去刷圈速、也许可以跑出快一点点的时间,但要持续 100 公里(这也是 MotoGP 赛例里指定的正赛最低里程)地保持着机器的极限转速、以及个人的最亢奋状态去跑,就需要对手的刺激、才可以进一步地把机器峰值输出的可持续性压榨出来;

2、在峰值输出数据与可持续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从而让下放到消费市场的高性能机器,既实现了最强大的性能、同时又有着足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不出现热衰减、甚至是爆缸,赛场就是寻找这个平衡点的舞台;

3、不管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在车辆机构方面、设计上的不同选择将产生不同的特性,但不同的选择之间、天然就存在着的矛盾。而很多设计上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利和弊(譬如同样的使用环境之下究竟应该选择相对的长轴距、还是短轴距),最佳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实验室、试验场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该如何去选择、从而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赛场则可为高性能车型的任何选择,提供了一个可量化的、而非抽象的答案;

4、从四冲程发动机的多气阀(超过两气阀)、燃烧室形状、进气系统,具有更佳操控性的双翼樑式车架、倒立前叉、碟式制动,到电喷、电控油门、电控悬挂、六轴 IMU 以至是各式的电子控制系统,等等,所有当前被视为最先进的、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最初都是来自于赛车:因为,消费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日常的骑行并不在乎慢几秒、甚至慢几分钟,很多赛场上当前使用中的装备、并非消费市场当前所急需的,需要等到一定的时机才会被下放;

5、在概念上,赛道的高性能与消费市场中的高性能有所不同,赛道追求的是最彻底的高性能,彼此之间也许只差一点点。譬如最近两年的 MotoGP 级别,在跑完 100 多公里、二十多圈的比赛之后,拿下冠军的欧洲制造商、也许只比积分区外的日本制造商只快了几十秒,平均每圈相差也就只有 1 秒多左右,但就这样、就已经被很多观众认定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了;

6、对于消费市场来说,丁点的性能差异,并不足以对价格差异之下的选择产生太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自 1949 年举办了首届比赛以来,FIM GP 世界锦标赛到今年进入第七十五周年。下面的图片,是 1949 首届 GP500 的世界冠军、使用 AJS 赛车的英国车手格拉汉(Leslie Graham,资料图片)。

过去的七十多年来,FIM GP 世界锦标赛的一些重大规则演变事件,概述如下:

1、1949 年的首届比赛,设有 GP500、GP350、GP250、GP125 四个竞赛级别,最初主要以排气量作为区分不同级别的基础依据;

2、到 1962 年,增加了 GP50 级别,这一级别的举办时间是 1962 年到 1983 年;1984 到 1989 年、被新的 GP80 级别所代替;在 1989 年举办了最后一届 GP80 的比赛之后,GP 里面再也没有 GP125 以下级别的比赛;

3、在 1982 年进行了最后一届比赛之后,GP350 级别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4、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两冲程赛车渐渐成为了 GP 里面的主流,各式四冲程的四气缸、六气缸工厂机器都陆续退出了 GP 的舞台;

5、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 2002 年,GP 的舞台被两冲程赛车所主导,这个时期里,也是两冲程车型在消费市场里的高光时刻;

6、MotoGP 这个名字从 2002 年开始,最高级别的 GP500 被修改为 MotoGP,当时是两冲程与四冲程赛车同场进行比赛的过渡时期,2003 年开始、两冲程赛车全面退出 GP 最高级别的比赛;

7、使用两冲程发动机、最后一个赛季的 GP250 是在 2009 年举行,到 2010 年开始被现在的 Moto2 所取代;而最后一个赛季的 GP125 在 2011 年举行,自 2012 年开始被现在的 Moto3 所代替。自此,GP 全面进入四冲程化;

8、在 2002 年诞生之后,MotoGP 级别历经三次动力单元的规则变化:2002 - 2006 赛季,发动机的最大排气量 990 cc 以下;2007 - 2011 赛季,发动机最大排气量限制在 800 cc 以下;2012 赛季至今,发动机最大排气量限制为 1000 cc 以下。

新的 2027 MotoGP 新规则,可以理解为是 FIM GP 期待着继续引领技术发展方向的新举措。新规则的目的也很明显:

1、控制技术开发的方向,让焦点重新回到动力单元、车体结构这些核心里面去,而非消费市场用不上的旁支类电子控制系统、尤其是 AERO 空气动力学组件上;

2、限制采用更小的缸径、也是尽可能贴近消费市场需要的其中一环;

3、每个赛季更少的发动机使用数量,意味着制造商需要在峰值性能与可靠性之间,花更多的精力;

4、换用非石化的燃料、则是面对新趋势压力之下的尝试;

5、综合的看法是,新规则的希望控制开发成本,尽量避免让比赛沦为烧钱的游戏,从而变成一家独大、令比赛渐渐失去观众的举措。

对于参与 GP 的制造商来说,从 1000 cc 降至 850 cc 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焦点是如何在当前经济大环境、高性能车型市场的不断萎缩之下,为可能到来的下一轮经济周期复苏、提前做好技术准备,以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下面的图片,依次分别为 2007 - 2011 杜卡迪、Honda、Yamaha 的 800 cc MotoGP 赛车(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Suzuki 2011 GSV-R 和 Kawasaki 2008 ZX-RR 赛车(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

FIM GP 世界锦标赛、MotoGP 级别 2027 新规则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粤ICP备12090350号
全球摩托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