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期,愈来愈欣赏老式风格的复古车,忽然感觉其线条所创造出来的感觉,有那么一丝制造商宣传口号中所描述的 “ 永恒 ”、“ 经典 ” 轮廓,而那些具有现代风格、甚至是夸张外观的运动车型(跑车、运动街车等),味道变淡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一点一点的、没多久就失去了新鲜感 —— 当然,这一切所谓感觉的根源,我觉得都是因为穷惹的祸,若有足够的钱,把博物馆般的收藏间建在自己家里,“ 后宫佳丽三千 ” 自不在话下,何来选择之苦。
复古了一轮之后,“ 感情 ” 很快就淡了下来,此前的热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就开始慢慢地能够理解 GN125/GN250、CB223S 这类车型的好:在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更多地去明白这类车型设计的初衷、及其开发背后的原因吧。而这样的一个平衡点,是经过了岁月、也经历过无数的变迁之后而获得最后认证的。
再看当下个性化、娱乐化产品市场里的车型选择,既有极端取向的设计,譬如更彻底的复古风格、更彻底的运动风格,更彻底的 GP 造型,诸如此类;当然也有不少中庸之道的设计。在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里,有着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供选购。如何去选购、我个人没有建议,这毕竟是如 “ 内裤 ” 般的私人问题,什么适合自己,实用价值也许还可以说一说、但情绪价值实在是没法猜。尤其是,大部分情况下、消费心态是动态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既有对更多商品的更深接触和认知、还有钱包厚薄的因素在内。
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如何去平衡,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这也是个动态的、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变化的事情,差异仅仅就是不同的倾向、两个价值之间的不同比例罢了。
对此,个人的建议是难得爱上一个事物,只要条件、环境许可就打铁趁热。而经历了这个 “ 交学费 ”、“ 买经验 ” 的过程,才是正确的人生,少走弯路、这意味着弯路很多时候是绕不过去的,何况很多时候,究竟是不是所谓的弯路、没有谁能够下一个完整的结论,即使是弯路、也不好说究竟有多弯。反正,趁年轻、敢爱敢恨是基本的态度,管它韭菜不韭菜 ?!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