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align="center" />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align="center" />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从大宁县采访归来,记者一直在思索,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村医贺星龙牺牲自己,奉献别人?
贺星龙,一位害羞的年轻人,他甚至不愿意配合我们的采访,可对于病人,他是跪地诊断。
刚开始时,他屈身治疗,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跪地诊断的习惯。这一姿势,体现的是病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自己很小很小,病人很重很重。
这一姿势,体现的是他对老百姓的感情,不虚浮,不矫情,接地气,真情实意,真挚感人。
这一姿势,体现的是共产党员贺星龙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
在山区,村与村间隔远,骑自行车一天跑不了几个村,贺星龙就干脆从信用社贷了4000元,买了辆摩托车,村民亲切地称他为“摩托医生”。
他说:“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
他说:“宁肯多跑十趟诊清病,不可少去一次延病情。”
摩托车倍伴着贺星龙跑遍了这一带的山庄窝铺。经常这一家还没看完,另一家的电话已经响起,为了不耽误病情,贺星龙骑车越来越快,车速是普通人的两到三倍,像飞驰一般,这是一种怎样的奋不顾身。
危险就紧跟在身后。一次,他连人带摩托车被抛在路边一米深的沟壕里,右脚红肿。晚上,脚伤折磨得他彻夜难眠;白天,他仍然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去给病人看病。
贺星龙,这位80后村医,15年来,行医于永和、大宁和陕西的延长三县,行程40多万公里,骑坏6辆摩托车,服务范围4600多人。
是什么让贺星龙心中只装着病人的安危冷暖?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精神叫担当,有一种精神叫信念!
有一种信仰叫实干
接通贺星龙的手机,彩铃响起:24小时上门服务。这是他对病人的承诺,不论是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秋夜里,阴雨连绵,凌晨2点多,他接到病人的电话,马上出发,深山中的怪鸟声让他头发直立,他就一路上鸣着喇叭壮胆前行。
除夕夜,万家团聚,贺星龙一人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寂静的山路上,奔波在去给病人看病的征途中。
下雪天,道路结冰,贺星龙背着行医包,翻山越岭,忙碌着给病人看病,结果他跌落在200多米深的山崖下。
贺星龙也有受委屈的时候,但他从不气馁。
一位年轻人,家里有车有摩托,有个小病自己不来诊所,而是打电话让贺星龙到他家诊治,说输液不影响他午休。
一位壮年人,打电话让贺星龙马上去给他看病,可从早到晚,贺星龙去了四次也没见到他的人影,直到晚上9点多才输上液。
一位患者,给贺星龙下命令,你几点几分到我家给输液,输完液,我还要给别人家添礼去。
一位病人,因贺星龙当天遇到的患者多,没有及时赶到他家,就给星龙脸色看,甚至不给药钱。
面对牢骚,每受暗气,贺星龙都低头不语,也从不挂在脸上,他仍像往常一样,没有怨言,从不放弃。
是什么让贺星龙吃苦吃亏、无怨无悔?有一种信仰叫实干,有一种信仰叫为民,有一种信仰叫坚持!
有一种境界叫服务
卫校毕业后,他本可以留在大宁县医院工作,与处了两年的女友订婚,但为了回报当初借钱供他上学的父老乡亲,他毅然回到村里,与女友分了手。
他本可以到大城市和同学们一起做药品营销,一年赚上四五万元,如果这样,他觉得“良心上对不起老百姓。”
他本可以和妻子到县城开诊所,让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还是选择了留在村里,服务这方圆28村的农民。
他说:“不是村民们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大家。”
贺星龙不是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2013年国庆节,他参加了同学聚会,看到多年不见的同学,开诊所的,当老板的,在大医院上班的,开着轿车,穿着名牌衣服,在大城市买了房的,活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而他就像个外星人似的,衣服破旧,面孔沧桑。
与同学们在物质方面相比,他是如此地寒碜不堪!
几位同学的好言相劝,更深深刺痛了他:“当年,让你到太原加盟医药销售,你不去,要当医生,当模范,当英雄,现在你落了个啥,你自己受苦不说了,你能对得起孩子吗?”
贺星龙,这位坚强的汉子,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哭了半个小时,聚会没结束,他就走了。
行医15年来,他免收出诊费35万元,欠账、死账57000多元,如果贺星龙以营利为目的,他也不会“落魄”至此,负债2万多元。
这位“傻子”,在精神上却是这样地富有!
每遇到吃饭时,村民们都会热情地留他:“没有肉,大娘给你包鸡蛋韭菜饺子。”
“那可不成。”贺星龙赶忙拒绝。 贺大娘硬塞给他一些手工馍馍。像这样,贺星龙不时会收到一瓶自家做的辣椒酱,几个土鸡蛋……纯朴的村民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对贺星龙的感激之情。
是什么让贺星龙负债为民、不图回报?有一种境界叫服务,有一种境界叫责任,有一种境界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