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碧山乡:摩托车上的乡政府

   2014-05-23 四川日报2610
核心提示:近期反馈的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沙湾区综合评价指数大幅上升,排名全省第18位、全市第一位。中央、省、市督导组对凝人心

近期反馈的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沙湾区综合评价指数大幅上升,排名全省第18位、全市第一位。中央、省、市督导组对凝人心、接地气、很顺气的“政府流动办公”制等新载体给予了充分肯定。5月20日,笔者跟随碧山乡政府流动办公的干部,追踪采访——

“摩托车上的乡政府”

院坝里,6辆摩托车一字排开,“碧山乡流动办公室”几个大字醒目地贴在车头上。后备箱里装满打印机、手提电脑等办公设备,12名政府工作人员手抱文件夹整装待命。“今天,我们到安乐村流动办公,路上注意安全。出发!”乡长王华伦一声令下,便民车队便在轰鸣声中驶向10多里外的安乐村。

沿途的山间田野里,不时看到农民正忙着为玉米锄草、给秧苗施肥。乡党委书记郑福海介绍,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在家守着一亩二分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经常为一些低保、房产、林权等麻烦事伤脑筋。群众反映“公路通了,干部懒了”、“大道理讲得多,小疙瘩解得少”、“为办一个证,脚杆跑抽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乡亲们希望乡政府干部到乡坝头办公。”郑福海说,乡里的干部大都是田坎上跑大的,听着群众这些刺耳的牢骚话,“感到背心都在流汗!”

“政府成立摩托车服务队,把办公桌搬进农村院坝!”4月初,乡党委会上形成决议,每逢周二(逢集顺延),由党委、政府领导带队,轮流深入全乡14个村(社区)摆摊设点、现场办公,追踪服务,唱响连心便民的“每周一歌”。

时间:9:25地点:安乐村委会

摩托车一声长鸣,流动的乡政府摆摊迎客。民政、计生、社保、村建、农技等部门的办公桌一字排开,闻讯赶来的村民围了过来。“医疗费咋个报销?”“一胎生了个双胞胎,再生算不算犯规?”“开贫困生证明要什么手续?”……干部们微笑着倾听,认真记录,现场办理。笔者目睹,很多群众皱着眉进院,笑眯眯和干部告别。王华伦说,为了群众少跑路,政府差不多把职能部门都搬到村里,乡亲们叫他们“摩托车上的乡政府”。

时间:11:50地点:祝大嫂家

摩托车刚启动,山湾里传来一个女高音:“你们是不是乡政府的?”只见一辆摩托车搭着一位大嫂迎面驶来。大嫂是一组村民祝秀英,婆婆双目失明,一直没有享受到相关政策,听说乡政府来流动办公,就顺路找了过来。很快,翻过一座小山坡,干部们就来到大嫂家中。祝大嫂的婆婆叫王桂枝,今年76岁,2002年办残疾证时,被认定为“一级残疾”,(紧转第3版)(紧接第1版)然而2009年换新证时,拿到手的残疾证上却变成了“三级残疾”,每个月80元的残疾补贴和医疗保险,这几年一直没享受到。工作人员当即电话联系沙湾区残联。

很快,区残联4名工作人员赶来,仔细核对王桂枝老人的资料后,专家现场为老人测试,认定残疾等级,将三级调整为一级。拍照片,填表格,残联干部安慰老人安心养病。“新证最多一个月就能送到你手里。”时间:12:45“摩托车上的乡政府”踏上归途

“今天接了20多件活,按照规定程序,很多手续还需跑区里、市里完善。”乡长王华伦认真筹划接下来的工作。

干部作风转变,群众办事不难。如今,碧山乡创新探索的政府“周二流动办公制”,已在沙湾区13个乡镇流行,被群众誉为“村官、乡官、县官,都成了老百姓的‘跑腿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 qqmtc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2090350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