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竞争规则从“政策驱动”向“市场竞速”演变,对时下两轮电动车企业来说,供应链体系的角逐正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战场。
在这个背景之下,5月8日,极核首次独立召开供应商大会。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常规的产能动员,实则是一场“如何重构供应链话语权”的品牌宣言!这家背靠春风动力、2025年年销量剑指55万台的新锐品牌,正试图用一场供应链革命,重新定义电动出行行业的竞争规则!
行业变局:从“产能竞赛”到“生态制胜”
毋庸置疑的一点:当前两轮电动车行业正历经结构性裂变。随着政策补贴的退潮,消费端对产品性能、设计体验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不仅这些因素倒逼企业构建全链路统筹能力,摩企巨头的油转电,也加速竞争战火蔓延至产业链。
纵观极核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发现其发展高度契合了产业转型的节拍。据财报显示:春风动力2024全年营收150.38亿元、同比增长24.18%,净利润高达14.72亿元,同比增长46.08%。其中,极核年销量成功突破10万大关,以同比增长414.15%的亮眼成绩实力领跑电动化新赛道!2025年一季度更是高歌猛进,用一季度的时间率先完成2024全年销量。
除了回顾过去取得的耀眼成绩,对于下一步发展,极核也设立了几个大目标,毫不掩饰其从“黑马”向“领跑者”跃迁的野心。
首先,明确2025年销量剑指55万台,2026年瞄准100万台、2027年突破200万大关、2028年迈进300万+行列!其次,全力打造行业一流的智造标杆,计划投入35亿元加码生产制造,明确2025年6月动工的新工厂占地约400亩、年产能规划300万台,将于2026年6月正式投产。最后,在终端建设上,目标渠道门店2025年底开拓至2000家、2026年达到3000家门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极核全流程电动车运营体系的全景展示,赢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透露“未来准备单独上市”的重磅信息,更是让人惊喜不已。
可持续增长的制胜逻辑
极核重构供应链的“双向突围”
在采购策略同频环节中,琢磨极核会上释放的核心信号,不难发现此次会议极核的根本战略意图在于:通过独立运营构建完整的产业闭环,将供应链从“后勤保障”升级为“战略资产”,让二者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形成生态共生体。
至于极核重构供应链的“双向突围”, 笔者如是解读:一方面,用确定性对抗行业的不确定性。面对2025年55万台、2026年100万台的指数级增长目标,极核选择以“长期主义”换取供应链信任——依托春风动力150亿元年营收的效益支撑,承诺资金安全与利润空间;借助沉浸式试骑体验,将销量蓝图转化为可感知的产能需求。这种“以实击虚”的策略,本质上是用“确定性投资”重塑信任链,这必将全力推动极核在动荡市场中构筑稳固的供应链同盟。
另一方面,贯彻竞争与协同的辩证法则。极核提出的“2-3家核心供应商+适度竞争”模式,本质上是一场巧妙的供应链平衡术。聚焦核心供应商可降低管理复杂度、确保交付稳定性的同时,也引入竞争机制,倒逼QCD能力提升。
极核供应链战略
为产业链竞合创下新范式
不可否认的是,极核的极速增长,让行业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与其铆足劲内卷,不如把心思放在“怎么把年轻化电动车市场做大”的议题上。
作为业界增长势头最猛的品牌,极核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不仅得益于“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更在于其精准且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目光。结合此次会议,极核供应链战略也同样折射出两大产业发展趋势,这对业界同仁找准发展路线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趋势一:产业竞争正由“零和博弈”转向“价值共创”。传统价格厮杀模式逐渐失效,头部企业开始与供应商共建数字化平台、联合研发关键部件。以极核提出与供应商“做大蛋糕”为例,本质上是想通过品牌溢价、渠道扩张、产品创新扩大市场空间,企业获得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让供应商在增量中获取收益,这种模式或将成为破解行业盈利难题的关键。
趋势二:巧借供应链韧性铸就全新发展护城河。当企业产能规模突破到一定程度,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抗风险能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角逐的胜负。极核要求供应商“优先保供”的背后,是对“产能即市占率”的深刻认知。与此同时,极核联动供应商开展制造效率提升、质量管理赋能等举措,皆凸显出两轮电动车产业供应链管理已从“成本控制”升维至“能力输出”。
总结:
置身行业变革新拐点,极核用一场供应商大会向行业揭露一个竞争真相:当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进化,品牌之间的竞逐也顺势从终端市场前移至供应链隐秘战线。
用确定性锚定信心、用协同性激发效能——在产业进化的洪流中,极核的野望,或许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答案。至于两轮电动车未来图景如何,无从知晓。但此刻可以肯定的是:盛会落幕,哨声已经吹响!